明代学者方孝孺写有《指喻》一文,文章引人深思。浦阳人郑仲辨,身体很好。一日,左手之拇指有疹,隆起而粟。郑仲辨示于人,众人大笑,以为不足患。后三日,指聚而如钱,他又示人,笑者如初。后来,拇之大盈握。医视之,惊曰:“此疾之奇者,虽病在指,其实一身病也,不速治,且能伤身。然始发之时,终日可愈;三日,越旬可愈。今疾且成,已非三月不能瘳。”后来,经过三个月治疗,郑仲辨才得以康复。
《指喻》的故事告诉我们,天下之事,常发于至微,而终为大患;始以为不足治,而终至于不可为。事实正是如此,“当其易也,惜旦夕之力,忽之而不顾;及其既成也,积岁月,疲思虑,而仅克之”。作者由此认为,“惟萌于不必忧之地,而寓于不可见之初,众人笑而忽之者,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”。对于别人一笑而过、认为可以忽视的,恰恰是应该深思的、警戒的。否则,小病不治,就会酿成大病;小问题不及时解决,就会发展成大问题。
图之于未萌,虑之于未有。“良医者,常治无病之病,故无病;圣人者,常治无患之患,故无患也。”要想身体无病、事业长青,就应具有良医的思维,做到防微杜渐,消隐患于端倪。如果对一些未起之事当笑谈、无所谓,一旦量变引发质变,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。
寻常之事不可轻。据西晋皇甫谧《针灸甲乙经》记载,张仲景见到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王粲后,断定他有病,建议他含服“五石汤”来治疗。然而,当时王粲年轻气盛,认为张仲景是在炫耀自己的医术,虽然接受了药方,却未认真吃药。待到四十岁左右,王粲果然出现了张仲景所说的病症,然而已经悔之晚矣。由此可见,预防“生病”,外力固然重要,但内因是关键。如果自身顽固不化,就算有良医提醒,自己却听不进逆耳忠言,喝不下苦口良药,仍会病入膏肓。
很多时候,对于危险之地,人们往往十分谨慎,反而不易出事,恰是那些看似无忧之处,时常让人措手不及。明代文学家程敏政的《夜渡两关记》,在写景中给人以哲思。作者过清流关时,人们说“颇险恶,多虎”。因此,准备充分,顺利过关。过清流关后,看到“峦岫回合,桑田秩秩,凡数村,俨若武陵、仇池,方以为喜”。事实上,此乃昭关的前奏,到过关时却“怪石如林,马为之避易”。后来,作者极其狼狈地渡过昭关。可见,“事前定则不困,行前定则不疚”。人生要过的关口很多,只有从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,才能下好先手棋,打好主动仗,避免危险的发生。正如杜荀鹤诗云:“泾溪石险人兢慎,终岁不闻倾覆人。却是平流无石处,时时闻说有沉沦。”
当前,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,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大。党员干部当有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平时就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,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,把应对方案备全备齐,千万不能“临难而遽铸兵,临噎而遽掘井”。唯有如此,才能赢得主动、抢占先机,防止各类“黑天鹅”“灰犀牛”事件发生。
(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