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部门首页 > 数字党建 > 时代楷模 > 正文

传承 | 毕生躬耕守望禾下梦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3-04-11 】 点击:

“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,穗子像扫把那么长,颗粒像花生那么大,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。”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曾这样讲述他的“禾下乘凉梦”,为了这个梦,袁隆平把一生都浸在了稻田里。如今,国士虽已离我们而去,但他对稻田事业的执着与追求却感动和影响着无数人,他留下的事业也被后人传承发扬,杂交水稻研究推广不断交出新的亮眼“成绩单”。

挨饿,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。新中国成立之前,中华大地灾荒频现,人民生活颠沛流离。少年时,袁隆平目睹同胞举家逃难的场景,沿途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,让他内心酸楚不止。“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,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。”袁隆平深深感到,粮食安全若得不到保障,其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,中国人必须端牢中国饭碗。他毅然选择了学农,响应国家“向科学技术进军”的号召,毕业后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,教学之余还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探索。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,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,不让老百姓挨饿。”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,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。

躬身实践、永不言弃,做稻田最忠实的守望者。1961年的一天,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具有很强的生长优势,自此开始人工杂交水稻的研究。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。烈日下,他带着助手们手拿放大镜,在茫茫绿海中寻找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。面对失败、挫折和质疑,袁隆平始终坚信世界上必有一粒种子,可以战胜饥饿。他转乘几日火车奔赴更南的地方,驻守在稻田里重复着一场又一场试验。最终,天然雄性不育株野生稻“野败”被发现,为杂交水稻研发打开了突破口,此后十几年间,中国稻谷增产超过1000亿公斤,震撼世界。“书本里长不出水稻,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。”直至90多岁高龄时,袁隆平依然坚持躬耕田野,招收研究生也会提出要求:“你下不下田?不下田我就不带。”这份扎根稻田的坚守,让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真正长在了土壤里、写在了大地上。

金黄沉甸的稻谷不仅属于中国,也属于世界。袁隆平的“禾下乘凉梦”几乎家喻户晓,他还有一个“杂交稻覆盖全球梦”。海外人士说,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“东方魔稻”;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新版货币上的图案,是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进口大米历史的杂交水稻……“我是洞庭湖的麻雀,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。”发展杂交水稻,造福世界人民,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。40年间,他和研究人员先后赴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越南等国为水稻研究提供建议和咨询,并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.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。一稻济世,万家粮足。如今,“东方魔稻”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,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,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提供“中国方案”,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生动的注解。

为国为民、刻苦钻研、心怀大爱。袁隆平躬耕田野的成就,永远镌刻在辽阔的土地上,他留下的精神遗产,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。

(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)